

哈佛大學作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美國大學之一,它的通識教育對整個美國的通識教育的發(fā)展都有重大影響。下面托普仕Albert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哈佛大學通識教育學什么的相關內容。
首先來看通識教育課程(General Education),它分為四大類:
1、美學和文化;
2、倫理學和公民學;
3、歷史、社會和個人;
4、社會中的科學和技術。
根據學校的介紹,這些課程將學生學習的科目和未來的職業(yè)和事業(yè),包括未來面對的世界進行連接,超越了專業(yè)的分界線。學生要畢業(yè),必須每大類完成一門課程,至于什么時候完成并沒有具體要求,只要在畢業(yè)前完成就可以。
1、美學和文化
(有50門課程供選擇)涉及各種各樣的藝術流派和文化傳統(tǒng),幫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是如何成為藝術和文化的產物和參與者。
2、倫理學和公民學
(有39門課程供選擇)探討關于對錯的寬泛問題,幫助你理解公民道德的本質,以及你言行的倫理維度。
3、歷史、社會和個人
(有42門課程供選擇)探討身份和社會變化,幫助你理解在全球語境下你將遭遇的不同歷史和傳統(tǒng)。
4、社會中的科學與技術
(有58門課程供選擇)探討關于科學創(chuàng)新和它們所處的社會語境的研究,幫助你評估當今和未來使用科學探索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所帶來的希望和陷阱。
一共有189門課供選擇。
這些課程有什么特點呢?我選擇了幾個具體的例子,來看看它們的課程描述:
第一個例子是在美學和文學大類下的《我們講述的故事》這門課:
這門課程假定我們是講故事的動物。也許有的人類社會沒有車輪,但是所有人類社會都有故事。我們用故事來解釋我們的經歷,理解我們從哪里來,并且為我們在世界上找到方向。今天,我們被要求講述故事為申請大學、競選總統(tǒng)、為初創(chuàng)公司尋找投資、將具體的洞見轉化為新的政策。這些故事都是從哪里來的呢?
這門課研究來自世界各地故事講述的傳承。我們把故事分類:從古代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傳說中的蘇美爾國王),到《一千零一夜》這樣的故事集,再到第一個小說家紫式部發(fā)明的心理現實主義。我們還會講到從亞洲的張愛玲到拉丁美洲的里斯貝克特的現代述事手法。
因為我們最重要的故事不光局限于文學,因此我們還會講到宗教和哲學上的故事講述者,比如孔子和蘇格拉底,還有塑造了人類社會的政治故事,比如《獨立宣言》和《共產黨宣言》。
在課程中,我們會研究從泥板文書、古本手卷到印刷術和互聯(lián)網等讓人類故事得以延續(xù)至今的技術。
第二個例子是在社會中的科學和技術大類下,《人工和自然智能》這門課程:
“什么是智能?我們對于智能本質的探究可能會有不同的形式——哲學上的、生物上的、數學上的和技術上的。在本課程中,我們將把機器智能——從語音識別智能手機到博弈模擬計算機——作為抓手來思考自然智能,也就是動物的大腦和行為。”
課程介紹繼續(xù)寫到:“雖然,我們從大的、綜合性的問題開始,但是我們會很快進入對大腦和計算機的具體探索。這種方法能夠更加有利于我們構建在大腦和動物具體結構之外的、更加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由于機器現在愈發(fā)能夠完成曾經被認為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任務,對于人工智能的道德和社會影響的討論顯示出了迫切需求。這門課程適合于對大腦和計算機同樣感興趣,并且對討論相關道德關切感到舒適的學生。”
讀完介紹后,我們可以判斷出,這門課并非單單聚焦于教授常規(guī)的關于大腦結構的生物知識或者是人工智能算法程序的編寫,更主要的是關注于各自背后的核心原理,相互如何進行比較,以及相關科技——這里具體是指的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道德和倫理上的爭議。
這其中要求的思辨和分析的能力可能超出了單純的數理化或者生物上的知識。
因此簡單地說,這些課程具有跨學科、重視思辨分析能力的特點。
以上就是哈佛大學通識教育學什么的相關內容。如果您對美國留學感興趣,歡迎您在線咨詢托普仕留學老師,托普仕留學專注美國前30高校申請,助力國內學子順利獲得美國藤校入讀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