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本申請推薦信確實很重要,但大于成績這種說法不合理。如果你的成績不達標,再牛的申請信也救不了你。踏踏實實提高標化成績,再來一封好的推薦信,上名校就有希望了。
另附,選擇推薦人應該考慮什么因素?
推薦人的名氣:有一個名聲比較不錯的推薦人肯定是對申請加分的。
推薦人給予的信息量:推薦信必須要有足夠的關(guān)于學生的信息量,也就是說推薦人必須要了解你。如果推薦人只寫“該生在我的課拿到了滿分”。招生官手里已經(jīng)有學生的成績單了,完全不需要推薦人再說一遍。推薦信的作用是其他材料的有力補充,而不是重復。招生官更多希望看到有細節(jié),有生活,個人化的信息。
這兩者的關(guān)系我們認為是推薦人給予的信息量>推薦人的名氣
推薦信效果分析
推薦人是否有名?
1)有名+強力推薦: Great!
2)有名+非強力推薦:Bad
3)有名+平淡推薦: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推薦人不太有名,所在單位/學校/公司是否有名?
1)有名+強力推薦: Great!
2)有名+非強力推薦:Bad
3)有名+平淡推薦: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推薦人既沒有名氣,所在單位也沒有名氣
1)強力推薦: Good
2)非強力推薦:基本沒戲
3)平淡推薦:說了跟沒說一樣
推薦人容易犯的錯誤
1.事例錯誤。我看到過一位推薦人強力贊揚學生做的一個項目。但是這種項目在我們學?;臼钱斪骷彝プ鳂I(yè)布置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知道這個學生所在學校的水準不是很高。
2.文法過于復雜。研究生院第一輪材料審閱就會看推薦信,但是教授們一般只有1-2分鐘瀏覽一封推薦信。如果你的推薦信包括大段又復雜又生澀的句子,教授們很可能隨手就扔在一邊了。
3.缺乏事例。這也許是推薦信最容易犯的錯誤。推薦信不是評語。如果沒有具體事例,哪怕推薦人一再表示:“該生學習非常努力。” 我們也無法知道這位學生到底有多努力,這樣的評語是非常蒼白的。
4.忽略申請者/推薦人/招生官三角關(guān)系。推薦信其實是三個人參與的一項工作。招生官在考量學生的同時也在考量推薦人。一個不合適的推薦人反而會傷害一個合適的學生的申請。
推薦信選擇策略
5.仔細閱讀推薦信要求:一共要遞交幾封?有沒有明確的推薦人要求(上司,教授,同事)?是否需要填寫表格?
6.制定申請策略,確定各個文書所承擔的作用,以及推薦信所承擔的作用。
7.選擇推薦人。確定你希望他們的推薦信達成什么目的。如果你申請多所學校,你可能需要不同的推薦人推薦到不同的學校。推薦人最好能覆蓋你做過的不同的事情,避免推薦人重疊覆蓋事例(比如同一個項目里的同事和上司都做你的推薦人)
8.和推薦人交流。如果推薦人不介意,交流的越多對申請越有利。
9. 感謝推薦人,外加提醒截止日期。
以上講的就是美國名校推薦信真的大于成績介紹,希望能給各位赴美留學的學子們指點迷津。托普仕留學可以為你排憂解難,同時,更多關(guān)于赴美留學的相關(guān)資訊在等著你,絕對讓你“瀏覽”忘返。在此,衷心祝愿各位學子們能夠順利奔赴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并且學業(yè)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