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秋季新生赴美留學正在火熱準備中,但是對于已經被錄取的新生也不能懈怠,因為在赴美留學過程中,也有新生因為一些常識問題導致無法畢業(yè),甚至無法適應美國留學生活,這里托普仕留學老師整理了新生赴美留學容易遇到哪些問題,趕緊來看看吧!
一、把應試教育帶入美國課堂(學會靈活變通)
選擇美國教育,卻對美國大學的基礎“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缺乏理解與準備。這不是一個關于文化差異的問題,這是教育本身的問題。
美國大學的本科生在大學前兩年必須修讀一系列博雅學科,其中包括哲學、數學、文學、藝術史、經濟學、語言等。
而正是中國學生在中國教育體系中培養(yǎng)出的應試能力,使得他們希望回避博雅教育所要求的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使得他們去選擇自以為對授課內容已經有所了解、有一定基礎的課程,因為他們覺得在這些課程上,憑借自己的“應試”策略,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二、學習中太過害怕失敗(不要過于追求面子)
中國學生想要“正確的”答案,他們太害怕失敗,這就意味著——適得其反,他們在人文學科的課堂上很難取得成功。
人文學科的課程要求闡釋的能力,而中國學生并不相信他們自己的闡釋能力,而試著去敲定一個標準答案,因此他們“僅僅是把我說過的話重復給我”,相信那大概就是“正確的”,就是“我想要聽到的話”。
但是,優(yōu)秀的標準不是客觀的對與錯,真和假,而是分析性的,而且更加主觀。中國學生不太容易理解這一點。
三、沒有意識到抄襲不對(熟記學校禁止的不良行為)
而更嚴重的情況,有的中國學生“不知道什么叫抄襲”,盡管這在學生手冊、教學大綱與課堂上被反復重申,仍然時有發(fā)生,而且中國學生比其他地方的學生更容易犯這個錯誤。
四、英語表達能力低(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外文閱讀量)
美國大學教師也對中國學生的學術英語水平提出了批評。中國學生相比英文文獻喜歡讀中文文獻,由于中國歷史課上某些原始資料出自中國,這無可厚非,也是有道理的。
“但他們并沒有學會怎樣以適當的英文詞匯和語言討論這些材料”,“不知道怎樣寫合乎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作文”,甚至“希望在課堂上和寫作中使用中文”——教授表示這完全無法接受。
五、功利性太強大(記得享受參與的過程)
有教授指出中國學生的功利性太強,例如:普林斯頓的理念是學習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一個認識自我,發(fā)現自我,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熱愛什么的過程。
但很多中國國內教育系統(tǒng)出來的學生,往往是被動的心態(tài):希望一進學校,就有人指定給他(她)一個課題或任務,這個課題又一定得出成果。就像解一道數學題,一定會有答案,做完了就能拿高分。然后靠這個科研成果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他們基礎扎實、學習勤奮、上進心強、應試能力強、成績優(yōu)秀、但缺乏探索精神;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比較弱,同時功利心又比較強。
以上是關于新生赴美留學容易遇到哪些問題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美國留學申請方面的相關知識的,歡迎隨時聯(lián)系Tops6868或在線咨詢,托普仕留學專注美國前30高校申請,多年名校申請經驗助力你的留學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