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學學費價格昂貴,并且基本上每一年大學學費都是在增漲,可是什么原因美國高校依然留學美國的優(yōu)選?這實際上不驚訝,由于每年的全世界大學排名榜中美國高校往往是位居榜首。更好玩兒的一個狀況是,包含歐洲以內的許多國家,自己的大學有著健全的教學設施、優(yōu)良的名譽且較低的大學學費,學生也陸續(xù)轉向美國留學。
需要看讀大學到底劃算不劃算,最有效的方法其一便是比較付出的資金和未來可以掙多少錢。以往早就有很多分析進行了這類比較,一般都是用畢業(yè)后的薪資和大學費用進行直接比較。而喬治城大學則在今年11月剛剛發(fā)布的一份分析中,獨辟蹊徑地采用了投資理論中的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簡稱NPV),來估算大學一大筆投資未來到底能帶來多少盈利。
凈現值指的是,投資項目在未來各年產生的現金流,按照一定的貼現值折算為現在的價值,減去初始投資,所得的余額。NPV越大,將來的利潤也越大。如果NPV為負,則表明該投資可能會虧本。10年NPV指的是該筆投資10年后產生的凈現值,20年NPV也依此類推。
該報告覆蓋了全美4,500所高等院校,包括2年制、4年制學位以及其他短期證書項目,囊括了公立、私立非營利性以及私立營利性學校,得出了以下幾個有趣的結論:
1、短期回報率最高的是社區(qū)大學及證書項目
由于NPV計算方式將時間納入了考慮范圍,一個投資項目越早開始產生利潤,它的NPV也會越高。因此,許多短期的社區(qū)大學及證書項目所花時間較短、學費較便宜,學生很快就能從學校畢業(yè)、開始掙錢,因此短期NPV較高。
2、長期回報率最高的是學士項目
短期的學歷項目雖然掙錢快,但其長期收益卻未必比得過耗時較長的學士項目(bachelor)。學士類的項目往往花費更高、耗時更長,一般都是4年制,也就意味著學生需要多交兩年學費,并且開始掙錢的時間也往后延遲了兩年。但擁有學士學位往往意味著收入也更高,長期來看投資回報率比投入少、畢業(yè)快的短期項目更高。
如下圖所示,短期(10年)回報率最低的是提供學士項目為主的學校,最高的則為提供副學士(associate)學位為主的學校,但長期(40年)來看,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還是學士項目。
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就是斯蒂文斯理工學院,它的10年NPV排名為579名,遠遠比不上那些短平快的短期項目,而40年NPV排名則一下子躍升至第15名,成為長期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學校之一。
3、短期公立學?;貓舐矢?/p>
公立學校,大部分是社區(qū)大學,在短期(10年)內回報率要比私立學校,尤其是私立營利性學校高。公立學校學費往往較低,而且許多公立學校都是社區(qū)大學,提供很多證書項目或副學士學位,這類項目耗時較短,學生能夠盡快畢業(yè)開始掙錢。
4、長期私立學?;貓舐矢?/p>
私立學校的學費往往高得令人咂舌,但依然有許多學生即使背上學生貸款也要去讀私立學校,也許就是因為私立學校畢業(yè)生薪水更高,入學10年后,私立學校學生平均薪水要比公立學校高出8,000美元。
長期來看,在還完高額的學生貸款后,私立學校的平均40年NPV為838,000美元,要比公立學校的765,000美元高得多。
準備前往美國留學的同學中,大部分都打算申請4年制學士學位的項目,因此接下來我們重點看一下這類大學里,10年和40年NPV最高的前50所大學排名:
10年NPV最高的前50所大學
*10年NPV排名、40年NPV排名等指的是該學校在所有4,500所學校(包括公立、私立、2年制、4年制等)中的排名。
比較上面的兩個表格可以看出,兩份排名中都占大頭的是理工類、醫(yī)藥類以及海事類院校。
常春藤聯盟學校中,在兩個榜單中均上榜的有哈佛大學(6、8)、普林斯頓大學(12、31)、賓夕法尼亞大學(13、15)、耶魯大學(14、20)及哥倫比亞大學(18、21),這5所大學的排名走勢均為短期排名比長期排名要高??的螤柎髮W(34)和達特茅斯學院(37)都沒能登上短期排名榜單,但都成功沖入了長期榜單。
僅僅依靠NPV或畢業(yè)后的期望薪資來評估上大學是否值得當然是不夠的。
美國大學如此受歡迎,還有以下若干個理由:
首先在于美國有眾多頂級大學可供選擇。
美國擁有相當數量的私立與公立(州立)大學,很多都是世界一流的。因此,申請人可以有大量挑選的余地,這也許就是美國大學對眾多國外學生最初的吸引力。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50位的大學中,美國大學就占據了近20所。
美國教育第二個吸引世人眼球的地方是學生在確定專業(yè)之前有將近兩年的時間來探索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和術業(yè)專攻。
考慮到大多數中學教育并沒有將重點放在幫助學生找出具體某方面優(yōu)勢,寄望于學生能在這個年齡段就專心于一個方向不合情理。捫心自問,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自己在17歲的時候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呢?
因此,美國教育允許甚至鼓勵學生在決定專業(yè)之前去發(fā)掘自己的興趣所在。更重要的是,當學生在最終要確定專業(yè)的時候,美國大學可以給學生提供的選擇很靈活,而這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組合多門課程。
美國大學在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課外活動和非學術性支持服務方面也遠勝于大多數其他國家的大學。
同樣,在學術支持方面,美國大學也強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大學。學生有數名聯絡人來督導他們的學業(yè)進展情況。如,在斯坦福大學,所有入學新生都將配有一名與學生將要選擇的專業(yè)有關的老師作為指導咨詢老師,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最終感興趣的學習領域,或者哪些實習工作和課外的興趣愛好會對其之后的職業(yè)發(fā)展有長遠的幫助。
整個大學的學習過程都會有這類指導咨詢老師的陪伴,但是需要學生主動去尋求他們的幫助,思考老師提供的建議,把握自己的未來發(fā)展。除指導咨詢老師外,學生在大學第一年還有一位“peer advisor”,通常由高年級的學長擔任,幫助引導學生處理大學一年級出現的各種問題,學長們有過同樣的經歷,他們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
在美國大學,還有另外兩種資源能夠在學習中給學生帶來巨大幫助。
第一種是網上“peer tutors” (一般是在線教學輔導),如果學生對學習上的某些方面或一些入門課程的學習存在困難,那么他們可以通過“peer tutors”提供的額外在線課程進行學習。
第二種資源是求職中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暑期時間參加實習或社會公益活動,獲得工作經驗等。在學生畢業(yè)求職時,求職中心同樣會給他們找工作帶來很大幫助。雖然在一些其他國家的大學也設有這樣的求職中心,但遠沒有起到這么大的作用。
進入一所美國頂尖大學絕非易事,那段漫長而艱苦的歷程是非常值得的。苦讀SAT考試指導的每一分鐘,修改申請短文的每一天,花在托福培訓上的每一份努力,最終都將會獲得豐厚的回報。